現在有非常多的餐飲店會開在社區大樓的一樓店面~
原來這很容易造成住商的衝突~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不管是店家或是住家鄰居,餐廳油煙味道,
兩者都能夠有解決的方式!!
在過去我們常常會遇到早晨起床就聞到附近鄰居家煎魚或是炒菜的味道
都會心中飄過一陣...可以不要一大早就煎魚嗎...油煙味道很讓人反胃
然後就這樣心裡抱怨一下,但無法有其他辦法~ (對吧 XD)
然後家中附近有牛排館,也只能時不時聞到飄過來的油耗味...
要嘛關窗
要嘛無視
不然就只能去吵架抗議一番,但不一定有成效!
電視新聞也常常出現類似的紛爭
而環保署法規也在今年2月正式嚴格上路
油煙味道的紛爭,終於可以有管道可以協助處理
氣味千百種,如何判定有沒有超出管制標準呢?
環保局表示,不論是臭、酸、焦及甜等氣味,
只要能引起厭惡或其他不良情緒反應的,就是空氣污染防制法所管制的異味污染物。
但由於氣味成分複雜,科學儀器難以進行檢測,
故環保署公告「異味污染物官能測定法—三點比較式嗅袋法」為標準檢測方法!
統計自105年到今年9月中,環保局已執行異味污染物官能測定168件次,
共52件次超出管制標準,其中窯烤、油炸類餐飲業曾有業者測值破百,遭重罰30萬元,
今年至今則累計有2件超標,其中一家為義式料理餐廳,檢測測值為30,
另一家則為鍋貼水餃專賣店,測值為14,均超過管制標準10,
分別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對業者進行裁罰13.5萬元及10萬元罰鍰,並限期改善。
異味污染屬感覺性公害,是香味還是臭味受個人主觀感受而異,
因此不論餐廳烹調食物、咖啡店烘焙咖啡豆、或是寵物店內的動物所產生的味道都可能影響到周邊民眾。
民眾如有發現公害污染情形,可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該局將儘速派員前往查處。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2021年9月20 日
對住家或是消費者來說有了新的管道可以協助處理他們的困擾
但是店家呢? 面對其他人的申訴,店家該如何面對解決?
目前有最新技術--光離子催化技術,效果又比紫外光臭氧更為好!!
而且不需要擦拭燈管維持效能--這部分看起來又更為方便店家使用~
燈管的壽命長達幾年,如果相較一般活性碳,省了很多更換的耗材費用
隨著科技進步,有了更先進的技術
相信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有更好的改善!
畢竟在現在房價高漲、住商混合的大樓居多之下
如何可以讓住戶住的舒適,又讓店家可以經營得更好,達到雙贏
是未來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